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成都山地所等单位完成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09-08-26

2月1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以成都山地所为第一技术支撑单位研究编写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简称《规划》)。在此之前,温总理对该项《规划》做出重要批示,并批转李克强、回良玉等领导,李克强随后也作了重要批示。
  2005年初,成都山地所钟祥浩研究员提出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思想与建议。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采纳了这一战略性建议,决定编制该《规划》。钟祥浩研究员任《规划》编写组组长,带领成都山地所等4个技术支撑单位的50余名科技人员开始了紧张的野外调查研究与编写工作。《规划》于2006年2月通过了由孙鸿烈院士任论证委员会主任、有26个不同单位和部门的6位部长级领导、9位院士等30人参加的论证会;2008年7月,通过了权威的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的咨询评估;2006年4月,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又将该《规划》列为当年督办的重点。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该《规划》,意味着西藏生态安全保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已正式开始实施。会议指出: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生态系统独特多样,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中央和西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保护取得积极进展。但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任务繁重。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重视自然恢复,通过必要的保护和建设措施,实现西藏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会议强调,推进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继续开展退牧还草工程,加大防沙治沙工作力度,促进天然草地恢复;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和防护林体系建设,强化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重点治理区生态系统;推进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积极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农村沼气和太阳能建设;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监测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生态治理的科学性。会议要求,西藏自治区政府要加强领导,做好规划组织实施,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共同推进西藏生态环境建设。
  《规划》作为西藏自治区委托成都山地所等单位完成的一项课题,是该所2008年获西藏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的部分成果。《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并获得国家数额巨大的专项经费用于生态安全建设,是首席科学家钟祥浩研究员在成都山地所长期山地环境研究积累基础上系统集成创新的重大成果,对指导和示范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建设将起到引领作用,充分显示出该《规划》的重大意义,也再现出中国科学院加强院地合作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前景。《规划》指导思想明确,内容科学,统筹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院地合作项目的重要典范。

  ( 作者:成都山地所  2009年2月25日)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382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710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9
单位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 邮编:6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