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广元日报】插上腾飞的翅膀——中科院成都分院帮扶利州区发展高端农业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7-07-03

  利州区白朝乡的高山密林里,传说中的“仙草”石斛在石头上顽强生长着;

  大石镇大广村,4个大棚在烈日下熠熠闪光。棚内,20万株构树幼苗在等待移栽。这些构树,可是牛羊的上佳“口粮”;

  “佛青”牌大米,三块五一斤,还畅销;

  ……

  近日,在利州区采访,新鲜的事一件接一件传进记者的耳朵。

  “这些变化,和中科院成都分院的帮扶分不开。”高科技对利州区农业带来的变化,区农业局局长杨洪文不停地点赞。

  石斛、构树、绿色稻麦,项目选准了,成功就不远了

  记者在基层采访时,曾听过老百姓的牢骚话:张书记栽桑,李书记栽花,刘书记来了,说通通该挖。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在于确定项目时对土壤、气候条件以及市场行情调研不充分,费了很大的劲,普通老百姓并没有从项目中获得多少实际的益处,“掉二话”也就在情理之中。

  如何避免呢?

  “我们在和中科院成都分院合作时,每一个项目,都经过了严格的论证,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现象。”区农业局局长杨洪文严把源头关。

  经过筛选,一批生命力旺盛的项目“存活”了下来——

  优质杂交构树“林—料—畜”一体化产业示范项目。通过“企业+贫困户”、科技人员“一对一帮扶”的模式,带动80多名种植户和贫困户加入产业示范。

  石斛种植科技扶贫项目。通过“研究所+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帮扶模式,带动石斛种植户和贫困户110户以上。通过四川天赋元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山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引领、组织,带动石斛种植户和贫困户增收致富,同时围绕石斛种植,进行石斛人工育苗基地和规范化种植基地的建设,同时开展石斛盆栽销售,兴办以石斛品尝为主的休闲农庄(农家乐),发展与石斛种植相配套的石斛产业文化旅游项目,延伸石斛产业链条。

  绿色稻麦示范项目。去年选择成都生物所培育的1个优质水稻新品种在大石青岭村示范,带动贫困户29户。通过“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模式,示范推广水稻新品种、病虫害绿色防控、稻鱼共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技术,提升“佛青”牌大米的品质和知名度。

  贫困户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在三堆镇龙池通过“产业大户+贫困户”联户发展的帮扶模式,带动贫困户77户积极推进食用菌项目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森湟”牌森林核桃乳项目。成都生物所与广元天湟山核桃食品有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功签订了“一种α-糖苷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专利转让协议,既增加IE企业经济效益,同时,通过“企业+贫困户”的核桃种收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请进来,走出去,每一个产业都有科技明白人

  “通过多次培训,现在我也成了村里石斛种植的技术骨干。”面对记者,白朝乡魏子村村主任、山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王钦信心满满。

  凯鑫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任剑,参加培训后,“我搞了4个大棚,育了20万株构树幼苗,可栽300亩,能满足50O头牛一年的‘口粮’。”

  为了项目“长期存活”,利州区农业局在培训上可谓不遗余力。

  组织专家不定期为该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如针对核桃、茯苓、石斛及食用菌选育、种植及深加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等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紫薯、葛根、中药材、蔬菜和白鹅(麻鸭)等种植、生态养殖及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难题;邀请秦巴山地区“十三五”中药材规划首席专家、成都生物所淳泽研究员就发展道地药材进行专题培训。

  邀请成都生物所专家深入利州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企业调研,把脉问诊。就大鲵在运输中的保鲜、金银花花期延长、核桃种植、林下经济、山羊养殖、蔬菜种植及核桃饮品、中药材加工等种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问题进行对口指导。

  邀请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监理组组长、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原局长王贵海,成都生物所党委书记叶彦等对广元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淀粉提炼的废水利用和核桃渣二次利用等问题进行考察调研和现场指导。

  驻村科技专家团深入到三堆镇龙池村、白朝乡魏子村、大石镇大广村、大石镇前哨村、大石镇青岭村、荣山镇和平村、荣山镇中口村、宝轮镇苏家村8个村开展“科技知识进村庄”,针对食用菌、石斛、杂交构树等开展指导培训工作。

  协调兰州分院物理化学研究所的专家向区内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加工企业和红薯加工企业提供了保鲜、农产品深加工等技术咨询服务。

  通过挂职锻炼培养干部。该局干部孙绍燕、许兴林先后挂职成都生物所,负责农业项目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

  2016年以来,在分院专家指导下,解决了利州区产业和种养殖的19个问题;举办科技创新管理培训班、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人数达到500人。

  产业发展了,集体经济不再空了,贫困户增收也有了保障

  “贫困户樊仕海两口子,去年在合作社养牛养羊,务工收入6万多元。”任剑告诉记者。

  魏子村是贫困村,如何做实村集体经济?“我们在发展石斛产业时,专合社占股50%、老百姓占股40%、集体经济占股10%。”村主任王钦有妙招。

  一期种植构树100亩,年预期经济效益10.5—35万元。目前已建成大石大广村构树育苗基地1个,育苗25万株;已落实龙潭金鼓村构树种植核心示范基地,面积300亩,2017年扩面达500亩。

  一期已在白朝乡魏子村一组建成10亩石斛种植示范基地,第三年开始投产,每亩每年可产鲜条400-1000公斤,以平均亩产鲜条500公斤、每年创收3万元计,预期年经济效益30万元。目前已在白朝乡魏子村建成石斛育苗基地1个,今年扩面50亩。

  2016年,广元市利青水稻种植专合社向分院订单销售“佛青”牌大米10吨,产值7万元左右。今年将开展优质水稻和糯小麦绿色种植示范,面积500亩。10月份前在完成300亩的优质水稻示范栽培,次年6月前完成200亩的优质糯小麦栽培。

  一期共发展食用菌30万袋,创收150万元。2017年,在三堆镇龙池村再完成10万袋的袋料栽培。

  ……

  借助科技的翅膀,利州农业飞向高端。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3826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710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19
单位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 邮编:610213